1 概述
为深入推进网格化巡控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安保维稳、反恐处突、治安防范、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为拱卫首都安全、维护全省稳定做出重要贡献。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三道防线”检查站和城区警务站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将建设检查站5个,警务站5个。通过“检查站、警务站智能化建设”将实现站点防线严密化、安检查控智能化、联勤联动一体化、警务智能化、服务便捷化等目标。
2 计算机网络系统解决方案
根据警务站的需求和具体情况,本次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只包括视频网。
根据警务站实际情况和计算机应用的状况,本着实用性、先进性、和标准化的原则,设计出一个全交换的网络环境。各个单独网络在部署机房配置中心主交换机,以机房为网络中心组成一个星型的网络拓扑结构。
在网络安全方面,主要考虑配置防火墙,并结合公安内部已有的网络安全设备进行统一建设。
2.1 视频网解决方案
视频网用于传送视频监控、视频会议、应急指挥等多种视频图像数据和视频控制信号的网络,网络要求带宽高,实时性强,网络的建设要求核心到汇聚之间采用万兆骨干光纤、汇聚到接入之间采用千兆骨干光纤、并要求千兆电口到桌面。整个网络采用三层网络架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以及用户工作站,通过各个层之间的高可靠的连接,实现整个网络的连通。
视频网核心层在视频机房配置一台高性能交换机,互为主备,作为视频网的核心交换机。上行通过专用网络链接上级管理单位的视频网,下行通过万兆光纤链接至汇聚交换机;
视频网汇聚层配置中性能交换机,设置1台汇聚交换机,上行通过万兆光纤双链路上连至核心交换机,从而形成双链路备份。
视频网接入层设置在警务站的相应弱电间中。
按照以上设计,网络拓扑图如下所示:
2.2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支持传统防火墙管理和云管理“双栈”模式,适合为小型企业、企业分支、连锁机构等提供基于云管理的安全上网服务。
移动化、大数据、ICT融合造成企业网络规模越来越庞大,组网越来越复杂,网络管理和维护投入的成本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推出了云管理网络解决方案,它以SDN技术为支撑,包括云管理平台和全系列云化网络设备两部分,具备云化网络管理、网络设备即插即用、业务配置自动化、运维自动化可视化和网络大数据分析等优势,能够显著解决传统网络面临的难题。
云管理平台由企业公有云运营,或者由MSP、运营商自行建设和运营,租户只需支付防火墙硬件和云管理License费用即可使用云管理平台提供的各种业务,网络建设和维护都由云管理平台运营方提供,大大节省了企业资金和人力投入。
3 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警务站的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系统的基础工程,系统布线考虑水平数据和语音线缆均采用六类非屏蔽线缆,数据主干线采用6芯室外单模光纤;语音干线采用大对数电缆。考虑各楼未来容量需求,所以在设计时我们考虑到足够的接口,同时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扩容性。
系统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系统中信号传输的要求,类型为综合型;
开放式结构、容易扩展、更改用途;
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良好的经济性和先进性;
模块化的设计,结构化布线,对于网络的管理、扩建都打下很好的基础。
本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满足未来15到20年的应用,并实现千兆网络传输。
3.1 工作区子系统
信息点插座主要为86盒墙装。
主要采用六类非屏蔽墙面安装信息插座,本项目中信息端口采用单/双口的形式。
水平线缆采用符合TIA/EIA-568B、ISO/IEC11801标准拟定的六类FTP铜缆指标值的布线产品,铜缆信息点为六类配置。
信息点接口形式全部为RJ45,可随时转换接插电话、计算机或数据终端。
依照EIA/TIA-606色标及标识管理的规定,信息点采用不同颜色区分。
RJ45埋入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沿线距地板水平面30cm。
尽量选择最短、最佳的线缆路由,保持其与强电等EMI设备的足够间距。
3.2 水平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要求在90m的距离范围内,这个距离范围是指从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到工作区的信息点的实际长度。与水平布线子系统有关的其它线缆,包括配线架上的跳线和工作区的连线总共不应超过100m。一般要求跳线长度小于6m,信息连线长度小于3m。
星型结构是水平布线子系统最常见的拓扑结构,每个信息点都必须通过一根独立的线缆与管理子系统的配线架连接,每个楼层都有一个通信配线间为此楼层的各个工作区服务。为了使每种设备都连接到星型结构的布线系统上去,在信息点上可以使用外接适配器,这样有助于提高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灵活性。
水平数据和语音均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铺设。涉密系统采用屏蔽六类双绞线。
水平线缆路由设计:
吊顶上设计安装有金属桥架,进入房间时,从线槽引出金属管以埋入方式由墙壁而下到各个信息点。
3.3 管理子系统
警务站综合布线系统管理子系统由各层分设的弱电配线间构成。由各种规格的配线架实现水平、垂直主干线缆的端接及分配;由各种规格的跳线实现布线系统与各种网络、通讯设备的连接,并提供灵活方便的线路管理能力。
配线间采用标准19英寸机柜安装所有的光纤、数据配线架及相应的网络设备。所有机柜均采用19”标准机柜,内备风扇、电源及门锁并考虑扩展空间。
水平线缆均接入24口六类配线架,垂直光纤接入24口光纤接线盒,语音大对数电缆接入100对110型跳线架内。所有的端接设备必须安装在标准19”机柜内。
楼层配线间水平线缆部分的数据及语音线缆,以及光纤数据主干线缆要求统一采用同一类型的配线架管理。配线架要求带有线缆管理托盘,并可以不同颜色标识各种应用端口,可实现单端口前端管理。
配线间应根据六类数据信息点配备原厂六类铜缆跳线。
3.4 干线子系统
数据干线采用6芯室外单模光纤,保证了主干网上的数据传输的质量和速度,而且为将来其他独立于计算机网络的高速传输应用提供了实用的传输连接。为将来升级做准备。
语音主干采用大对数电缆,可支持各类语音应用,如数字/模拟电话机、传真机等。通过跳线管理可灵活配置楼内语音网络、电信局通道等。线缆护套应为紧密型阻燃。
3.5 设备间子系统
主配线管理间配线架统一采用19英寸标准机柜管理主干铜缆及主干光缆。语音主配线架要求采用110高密度语音配线架。配线架规模要求与主干铜缆对数相匹配。主配线间光纤配线箱要求采用19寸机柜或机架式安装方式,并应配备足够的光纤耦合器。
4 周边视频监控及人像抓拍系统解决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实现管理人员集中实时掌握各重要区域的现场状态,同时对犯罪分子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直观的防范手段,是人员视觉防范的一种延伸,可以很好地对其他防范手段进行补充。它提供的信息更丰富、更便于对事件的判断和处理。
4.1 系统架构
4.2 前段设计
为构建一个完善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实现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全天候的数据采集,前端摄像机及物联网智慧感知设备就必须以科学、合理的布点规划理论为指导,遵循相应的原则去开展建设。
我国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自“3111”工程以来,已经历了十余个年头,视频监控及物联网系统的前端点位建设,从最初的无序、缺乏重点和统一规划,到转向寻求科学布建理论的依托,并结合公安治安、刑侦等工作的开展,在大量的项目中积累了广泛的经验,逐渐总结形成了一系列以“圈块格线点”、“渔网理论”等为代表的视频监控及物联网系统前端点位布建模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面对社会治安日益严峻和复杂的形势,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模式也逐渐由从事后被动处置向事前主动预防转变,对于前端点位建设的要求亦水涨船高。
城市治安问题与犯罪和空间环境、地理因素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空间环境是构成影响治安问题与犯罪发生、分布及防控策略的重要基础因素。作为客观事件,治安问题与犯罪的发生和空间环境、地理位置存在紧密关联;作为人类活动,治安问题与犯罪往往表现为治安问题主体对象或犯罪人在出行过程中感知作案环境、寻找作案目标的“觅食”或“狩猎”行为。因此对于治安防控,空间维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国内外理论学界和相关实践部门已形成如下经验性共识:治安问题(尤其是街面犯罪)往往多发于城市中心商业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部位,而上述部位空间环境中的建筑规划、道路情况、人口组成、人口流动性、邻里关系、房屋使用情况等因素对治安问题的发生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以街面犯罪的空间聚集分布为例,国外学者在犯罪地理学领域已提出并多次验证了街面犯罪聚集分布的理论假设:通过分析美国明尼苏达州某市报警信息中的街道地址,发现该地3.5%的街道上拨出了全市50%的报警电话;美国西雅图市14年间50%的案件只发生在全市4.5%的路段上。基于治安问题聚集分布规律的发现与验证,空间导向警务已成为欧美在21世纪的新型警务模式。这种空间警务关注城市空间环境对治安问题分布的影响,可依靠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技术)进行犯罪制图,以犯罪地图系统表达、科学分析特定城区内街面犯罪的聚集分布特征,从而针对治安问题高发路段和地点开展相应的治安防控。
经过十余年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在“圈块格线点”等科学布建模型的指导下,我市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及物联系统前端感知网络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随着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对于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结合国内外理论界及实践单位的学术研究和经验总结,在制定治安问题及犯罪的防控策略时,不仅应关注治安问题及犯罪的产生原因,还需注重对于犯罪条件的遏制,因此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前端感知网络建设,可依托已具有成熟模型的防卫空间理论,进行面向场景特性的、具有针对性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全面地提升基础网格内的防控能力。根据基础网格的场景特性,因地制宜地建设部署相应的摄像机和物联网智能感知终端,在原有“圈块格线点”的基础上进行“补漏”、“扩展”和“加密”,从而实现对治安问题及犯罪高发地区(点)的重点防控。
前端科学布建基础
采用科学、合理的布点规划方法是构建严密的城市立体化防控体系的基础,在布点规划时需按照“断面无盲区、局部构成封闭”的原则,结合公安侦查工作逻辑严密性要求,统筹兼顾各警种需求,对立体化前端防控网络进行总体、统一的规划,促进后期各张感知网络深度的协同与应用。这一过程包含两个层次,在第一层次,即科学布建基础层面,应以“圈块格线点”布防模型为出发点,通过“围圈、切块、分格、连线、定点”的划分方式,对城市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在前端感知分系统布点规划过程中根据“圈块格线点”模型特点,并综合考虑地区行政划分、地形地貌特点、案件高发区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前端科学布建进阶
防卫空间理论概述
城市治安问题与犯罪和空间环境的紧密关联必然导致治安问题及犯罪现象的空间分异。即在不同的城市区位,空间环境的组成、结构以及承载城市活动的功能必然有差异,治安与犯罪问题的各种表现也必然有差别。这些差别不是随机的,无序的,空间分异是有规律可循的。统计分析与案例研究表明,繁华街区的治安问题与犯罪、生活居住区的治安问题与犯罪、对外交通运输区的治安与犯罪以及其他功能区的治安问题与犯罪,各不相同,各有特点。空间既是分析城市治安问题和犯罪特征的一个视角、影响城市治安与犯罪的一个因素,也是构成治安问题与犯罪事件的一个要素、实施犯罪防控的一条途径。探究空间分异规律,并进一步拓展指导前端点位布建,是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城市空间的某些区位产生了治安监控的“盲区”,为违法犯罪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一般意义上,任何不易察觉到的立体或片状空间均可称为空间盲区。而治安问题与犯罪中的空间盲区是指那些不易被公共防控系统或个体防控行为所察觉的,“有利于”治安问题与犯罪发生而可能成为案发场所的空间。受不良区位因素的影响,空间盲区往往有着明显或潜在的防控缺陷,致使防控体系的各种力量难以发挥作用,从而形成给治安问题实施者和犯罪主体与受害人(事物、组织)碰撞提供场所的空间载体。
城市公共安全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的基础网格(城市中心地带、城中村、工业区、乡镇等)是由具有不同属性的,更为微观的基本元素(道路、广场、建筑等)所构成的,依托防卫空间理论,通过分析具有不同属性的基本元素空间盲区的形成过程与原因,可达到指导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前端点位建设的目的。
主要的空间盲区包括:公共空间盲区、非公共空间盲区、边际空间盲区和移动空间盲区等。
公共空间盲区
概念
公共空间是指对公众开放,不仅供所有者和使用者占有或使用,而允许公众进入并接受公开性的社会服务城市地域空间。侠义的公共空间包括供城市人群各种个体与社会活动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室内空间。广义公共空间可以扩展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市中心区、商业区、游览区等。
公共空间盲区是指由于空间结构的复杂性、人员流动的复杂性或者公共防控体系设计上的缺陷等原因,在公共空间中产生的不易被公共或个体防控的空间。公共空间具有不确定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特征和分布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原来容易察觉到,隐蔽程度较低的空间盲区,会发展成不易察觉的、隐蔽程度高的空间盲区,原来致盲因素不明显的公共空间,会逐渐成为空间盲区。
特征
公共空间盲区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功能面向广泛、人员流动频繁、空间归属不明、时段变化有序。
功能面向广泛。公共空间的功能面十分广泛,除提供广泛的社会功能以满足公众必需的生产、生活、物质、精神的需求外,还包括满足各种无明显意向的个体活动需求;
人员流动频繁。进入公共空间的人员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人员流动频繁,陌生面孔常现,潜在犯罪人混迹其中也不至于引起他人怀疑。
空间归属不明。公共空间承载的公共资源属公共所有,流动中的各类人员难以树立起明确而牢固的“领主意识”,空间归属不明的特点明显。
时段变化有序。主要表现在,一是提供功能的时间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即某类公共空间仅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内执行某项特定功能,二是公众进入的时间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意味着,某类公共空间在某一特定时段是安全空间,而在其他时段则极有可能成为空间盲区。
分类
根据空间结构的封闭状态,公共空间可以分为非封闭空间、相对封闭空间和封闭空间;根据空间功能的不同,公共空间可分为交通性公共空间、服务性公共空间和休憩型公共空间。在对公共空间的类型划分上,应以功能性划分为主,对三大类公共空间进一步划分子类,分析其空间盲区形成过程及原因。此子类即为具有公共空间属性的基本元素。
非公共空间盲区
概念
非公共空间指不对公众开放,仅供使用者占有或使用,但允许特定的或选定的人员进入的城市地域空间。例如单元式公寓住宅楼,不对外开放的建筑设施、企事业单位等。
非公共空间盲区指各类非公共空间中“有利于”案件发生和“不利于”防控系统察觉的,可能成为潜在治安问题或犯罪载体的空间部位。非公共空间自身的多元化和选择性加大了盲区形成的可能性,造就了非公共空间盲区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特征
非公共空间盲区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相对封闭性、相对排他性、相对独立性。
相对封闭性。非公共空间是保有非公共资源或不允许无关者直接触及的公共资源的空间。为了承担上述功能,非公共空间必须具备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封闭性。
相对排他性。一般情况下非公共空间具有绝对的排他性,但在某些条件下又允许特定的或选定的外部人员在某些时段进入其内,使其不可能做到完全封闭。也就是说,非公共空间的排他性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性。
相对独立性。非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主要体现为承载非公共活动并保护其所有者或者使用者的所有权、使用权、隐私权、物权等合法权益。因此而产生的非公共空间独具的私密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疏离,决定了其存在的独立性。
分类
根据空间的内在属性,非公共空间可分为完全封闭的非公共空间(私人院落、独立式住宅等不对外开放建筑空间)和部分封闭的公共空间(企事业单位的建筑空间、居住院落、公寓、单元楼等)。
根据空间的私密程度,非公共空间可分为纯粹的非公共空间、间接非公共空间和过渡的非公共空间三类。纯粹非公共空间是建筑物的室内空间,私密程度最高;间接非公共空间是存在于建筑物楼梯、过道,以及建筑外路径、院落内绿地等部位的空间,有一定私密性,空间归属的群体性较强;过渡非公共空间是存在于建筑群内道路、小区绿地等部位的空间,基本没有私密性,空间归属感单薄。
纯粹的非公共空间、间接非公共空间和过渡的非公共空间所产生的空间盲区,即为非公共空间的基本元素。
边际空间盲区
概念
边际空间是指位于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景观的地域单元之间的过渡性城市地域空间,包括不同功能区间的过渡地带、不同社区间的过渡地带、不同街坊间的过渡地带、市区与郊区间的过渡地带等。边际空间实际上是存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紧密相邻的不同地域之间的空间域,承载着相邻地域间发生的各种复杂的交互作用和联系,会出现区别于其相邻地域的变异现象,成为与相邻地域既相似又不同的特殊区域。因此,城市中的边际空间是双向乃至多向的开放空间。
特征
边际空间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边际效应明显、边界限制弱化、构成要素多样、空间格局多变、社会管理困难。
边际效应明显。在城市边际空间内,旺盛的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等互相交融,边际效应十分活跃,导致其成为城市地域的“双面体”。一方面,边际空间能支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拓展的主要增长空间;另一方面,边际空间面临着无需发展的重大挑战,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人口结构、产业结构、阶层结构、空间结构等的剧变无形中助推、刺激了犯罪的发生,使得边际空间沦为治安问题和犯罪案件频发的“高隐患区”,是治安防控的重点区域。
边界限制弱化。两向或多向相邻区域的异质要素扩张,加剧了边际空间内复杂环境要素的紊乱程度,强化了治安问题或犯罪机会的滋生可能,导致边际空间盲区成为有利于滋生犯罪的集中地带和治安防控的薄弱地带。
构成要素多样。要素的多元构成是各种边际空间显著的共性之一,特别是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这一特征更为突出。多元化的构成要素一方面反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另一方面则大大提升了对地域管理的难度,对社会治安形成严峻的挑战。
空间格局多变。在城市的空间扩张中,边际空间(尤其是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始终处在城市推进的最前沿,始终处于快速转化的动态变化之中。土地利用方式多样,违法占用土地和随意建设现象较为普遍,城市规划、市政建设、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不甚理想,“脏、乱、差”已然成为边际空间的直观印象。
社会管理困难。受以上因素的深刻影响,边际空间的社会管理难度较大,社区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力度较弱。相邻区域管理主体名义上的“齐抓共管”与实际上的不管不问并存,导致边际空间内治安防控应有的“多重威慑”变成“威慑真空”。
分类
根据边际位置和空间形态的不同,可将边际空间分为线型、面型和带型等三中基本类型,分别代表了功能空间之间的过渡地带、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城区与郊区之间的过渡地带等三种分布最普遍、形态最典型、问题最突出的边际空间。与此对应,边际空间盲区可分为线型、面型、和带型边际空间盲区。
线型边际空间包括不同社区、用地、功能区、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过渡地带,其载体(基本元素)可能是道路、广场、立交桥、商场、公园等开放性很强的公共空间,可能是不对外开放的企事业单位或建筑设施等非公用空间,也有可能仅是围墙、栅栏、篱笆等简单隔离物。
面型边际空间的载体(基本元素)是城市中大量存在的“城中村”,即在城市中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业经营体制的乡村社区。
带型边际空间盲区的客观载体是城乡结合部。作为环绕中心城区的城市周边地带,城乡结合部的地域范围绵延数十乃至数百平方公里,既有开发程度高的地段,也有基本未开发之地,既是城镇化的前沿地带,亦是城中村散落分布或集结连体的主要区域,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尤为突出。
移动空间盲区
概念
移动空间指城市公共交通载体的内部空间,包括客运列车、地铁与轻轨、长途客运汽车、室内公交汽车、出租车、民航班机、客运轮船等,是城市活动,尤其是人的活动发生空间位移时的主要运输载体。保证公共交通载体的安全,对移动空间实施有效的治安防控,是解决城市治安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移动空间的特殊之处在于,除了移动性之外,还建有非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和边际空间的部分特性。移动空间服务面广,进入其内的公众缺乏有效的组织,内部空间狭小,自身防控力量不足,与外部的空间联系相对隔离,使得移动空间成为盲区的因素比较多,盲区的治理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特征
移动空间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空间载体的移动性、空间形态的兼容性、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空间移动的定线性等。
空间载体的移动性。空间载体的移动性是最重要的特征。公共交通工具在营运过程中处于运动状态,脱离了定点实体空间,其空间区位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很难与周围外部环境建立固定的联系或实现直接接触。一旦发生情况,即时外部防控力量接到警讯,也只能在跟踪运动中实现救援。大部分营运工具具有间歇性停顿的规律,违法犯罪分子较为容易的把握间歇性停顿规律,各类站、场、点为其实施突袭、案后逃窜提供了方便。
空间形态的兼容性。移动空间兼有公共、非公共和边际空间的性质,因此移动空间的兼容性,产生多种空间致盲因素。
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移动空间沿线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防控协调与协同,一条营运线路事实上分割成了各自独立、互无联络的有很多空子可钻的若干个空间。而且,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狭窄使得司乘人员和乘客难以在案发现场组织、实施有效有效的自我与集体防控,从而给犯罪人提供了较多的作案机会和便利。
空间移动的定线性。公共交通工具在营运途中一般都按固定路线行驶,有固定的起始点和中途停靠点,包括出租车的运行路线也是可预测的。移动空间载体运行的定线性特征,为作案前的预谋、作案后的逃窜提供了便利,给防控人员(公安)和司乘人员造成极大被动。
分类
按照运输方式的不同,移动空间可分为轨道移动空间、道路移动空间、离陆移动空间。与此对应,移动空间盲区可分为轨道移动空间盲区、道路移动空间盲区、离陆移动空间盲区。
结合运输工具的性质,移动空间盲区的基本元素包括:
轨道移动空间:客运列车、地铁、轻轨;
道路移动空间:长途公共汽车、市内公共汽(电)车、出租车;
离陆移动空间:航空班机、客运轮船。
基础网格划分
“功能分区”是塑造城市空间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功能区布局不合理的城市区域,功能流的移动会被扰动或阻滞,空间互补效应会被扭曲或衰减,诸多城市问题就会由此而生,空间相互作用中的混杂、边际和远程相互作用就会成为促使治安问题发生的因素。
根据城市防卫空间治安问题与犯罪的空间特征分析研究结果,可形成以下主要的理论观点:
由市中心区向外,各区的治安问题发生率及犯罪率呈梯度递减的趋势(一个城市可能存在多个功能性中心);
治安问题发生及犯罪行为有两个基本的空间特征, 一是案件发生的“就地性”,二是案件发生的“空间距离衰减性”;
将治安问题高发和犯罪分子高度集中的街区定义为“治安问题高发区”(例如每个大城市都存在以青少年罪犯集聚为特征的犯罪区);
治安问题高发及易受罪犯侵扰的“脆弱地带”往往有着独特的致命弱点,从而成为吸引违法犯罪嫌疑人的目标区。
上述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城市治安问题与犯罪的空间模式,为阻止治安问题和犯罪的发生(治安防控)指明了方向。在城市范围内,每个具有不同功能属性的典型场景,均存在与其功能特性密切相关的特定治安防控盲区,这些特定的治安防控盲区的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这些场景中,不同的城市功能属性决定了场景中的建筑特征、道路密度、人口密集度等空间特征,依托城市防卫空间理论,对治安防控盲区进行科学、合理的盲区元素梳理(见下表),有助于我们在这些场景中,开展更为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防控行为。
治安防控空间盲区基本元素表
根据典型的城市功能区域属性,我们将城市立体化治安防控的典型场景划分如下,主要包括:中央商务区、行政中心区、城市商圈、住宅区、城乡结合部、大型交通枢纽、工业区及城中村等固定区域场景及一个动态场景(大型群体活动),并将环线治安检查站建设作为区别于一般立体化防控网络布建的形式,与上述场景一起,纳入整个城市立体化防控网络的建设中。
4.3 地面治安防控网络建设
立体化前端感知网络的地面治安防控网,是基于地面固定区域目标监测的全天候、多环境的城市安全防控网络体系。
其主要依托于治安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网络进行构建,对现有的治安监控进行“补漏”(前期建设监控梳理,对重点区域进行扫盲补漏)和“扩展”(加大城乡结合部、农村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逐步实现城乡视频监控一体化)。同时,采用星光技术、人脸抓拍技术、深度学习技术等业界前沿技术,实现面向各类治安问题及犯罪高发区域、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的“加密”式部署,开展因地制宜的场景式监控,全面提升立体化防控网络感知水平。
针对具体监控点位的实际情况,摄像机设备、补光灯部署于监控立杆,网络传输设备、光纤盒、防雷器、电源等部署于室外智能机箱。监控网络摄像机前端部署架构图如下图所示:
4.4 空中全景防控网络建设
随着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及立体化防控网络建设的不断深入,对于大场景的监控需求也越来越多。例如:大型广场、体育场、会场、机场、车站、码头等,除了要求“看全”、“实时”之外,还希望可以看清局部细节。虽然越来越多的一体化高清全景摄像机或通过多台摄像机后端拼接的方案都可以满足“看全”和“实时”的需求,但是此二者都无法洞悉大场景中的局部细节。如大场景中发生突发性事件,能够看清细节,并清晰的记录事件的整个过程,是公安部门对视频监控系统基本的诉求;仅具备无盲区全景监控,但是不能辨别监控物体与细节,此时的全景覆盖形同虚设。
针对大场景的全景监控,同时兼顾细节的监控需求,传统的实现方案往往是多台摄像机通过视频拼接服务器拼接得到180°的全景,配合高清球机实现细节的捕捉。虽然兼具了全景和细节,但这种方案需多台摄像机、视频拼接服务器以及高清球机,方案成本较高,系统复杂,安装调试繁琐,后期的人工维护成本相对较高,显然不是最佳的监控方案。
全景摄像机基于all in one一体化设计理念,采用“多水平全景摄像机+中心特写跟踪”的方案,单摄像机即可轻松实现全景加细节的监控效果,使得整体方案大大简化。其内置多个水平全景摄像机以及一个特写跟踪球机,集成度高,可替代多台普通摄像机、一台星光球机以及视频拼接服务器的组合,硬件成本大大降低;且安装维护简单,前期安装施工成本低,后期维护量小,具备球机的快装结构,一体化快捷安装。安装只需一根网线、一个电源,布线简单;多个水平全景摄像机拼接调试简单,大大提高整体系统安装调试效率,轻松兼顾全景覆盖与细节捕捉。
4.5 静态智能防控网路建设
静态智能防控网是指依托城市道路网,实现在重点部位对可疑布控人员及车辆的有效识别和布控预警,可配合地面治安防控网,形成对可疑布控目标的交叉跟踪。通过部署道路智慧监控、人员卡口等子系统前端设备,从视频监控中将车辆、人员相关属性提取转化成结构化数据,便于公安部门快速查找定位视频线索。
静态智能防控网,不仅因其前端设备在建设形态上以固定安装方式为主,与动态移动类防控网络设备的差异而得名。其“静态”,还表现在整张防控网络的效果是以“静”制“动”,专门实现对于人员、车辆等活动目标的特征属性信息提取。其提取的特征属性信息,通过图片及结构化数据方式进行存储,整张防控网络铺开建设后,更可利用其规模效应,通过后端管理系统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检索、研判、分析等深度应用,彻底改变人工查看录像等传统视频检索手段,精确实现人员/车辆布控,快速定位案发录像,构建完整案事件时间链。
5 移动警务侦查系统解决方案
5.1 功能概述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关注人、车等活动目标,在刑侦破案中也往往根据关键区域视频监控中的人、车等关键信息来分析疑犯去向和相关线索。虽然针对车辆监控的智能卡口系统已推行多年,但至今针对人员的设卡监控和管理几乎为零,导致公安民警在日常视频监控过程中对人员进行排查时犹如大海捞针,效率极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人口日趋密集,城市人口流动性也大大增加,现代化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亟需针对流动人口的人员卡口监控系统的面世。
人员卡口系统采用技术领先的人脸检测算法、人脸跟踪算法、人脸质量评分算法以及人脸识别算法,对城市各主要场所人员进出通道进行人脸抓拍、识别以及属性特征信息提取,建立海量人脸特征数据库,并以公安实战应用为核心,创新实战技战法。通过对接公安信息资源数据库,可对涉恐、涉稳、犯罪分子进行提前布控和实时预警,实时掌握动态;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轨迹分析和追踪,快速锁定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可对不明人员进行快速身份鉴别,为案件侦破提供关键线索。通过本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实现在大数据时代公安工作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成本、缩短破案周期。
本系统前端采集设备采用专用人脸抓拍摄像机,内置自主研发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人脸识别核心算法,算法具有准确率高和效率高等特点,同时系统对前端摄像机成像、施工规范性指导等多方面进行了精细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系统的准确率及效率。
5.2 系统特点
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核心算法,解决了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准确率和稳定性差的缺陷,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同时具备智能的自学习功能,可自动更新人脸模板,不受表情、姿态、发型、配饰等变化的影响,相较于目前主流的人脸识别算法能够提供更高的准确率,以及利用聚类分簇等技术提升检索的效率。
专用人脸抓拍摄像机具有国内首创的人脸区域曝光技术,在摄像机成像质量上大幅提升了人脸识别准确率,与普通摄像机相比准确率提升5-10%。
相比普通摄像机,专用人脸抓拍摄像机输出的图片无H.264
编解码压缩损失,图像质量更高,正常情况下人脸识别准确率可提升3%~5%。
丰富的施工安装经验与施工规范性指南。通过专业施工、安装、调试,保障人脸成像质量,提升人脸准确率。
系统中心应用平台,针对海量人脸检索的特点对核心人脸建模比对算法进行了优化,并设计了专用的数据存储方式、任务调度方法和通讯协议,采用了标准WEB服务和SOAP协议提供应用功能,并支持服务器集群部署,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高可靠性。同时支持Android手持终端、警务通等移动终端进行远程人脸检索。
5.3 系统架构
人员卡口系统拓扑结构示意图
人员卡口系统由前端人脸数据智能采集系统、中心人脸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组成。通过本系统的部署,可以对城市进出人员、城市内部流动人员进行比较好的管控和留底,并在案件侦查和事件研判中发挥巨大作用。
6 电子围栏系统解决方案
6.1 功能概述
入侵报警系统是通过探测装置对建筑内外重要地点和区域进行防盗防范,它可以探测非法入侵,并且在探测到有非法侵入时,及时向有关人员示警。一旦报警,可记录入侵的时间、地点,同时向监视系统发出联动信号,记录现场情况。
在主楼首层设置玻璃破碎探测器,在出入口、机房财务室等重要管理区域门口设置双鉴式(红外/微波式)入侵探测器,实现对建筑在遭受人为入侵时的紧急报警功能。
通过对重要区域进行布防,一旦发生报警,可自动显示、记录和打印入侵时间、地点等有关警情数据,同时向安保控制中心报警,发生报警后,系统应能联动电视监控系统和照明系统。
入侵报警(在非开放时间段,针对非授权区域进行入侵防范及报警提示)
紧急求助(对重要场所、区域的求助报警)
系统间的联动(实现如监控、照明等系统间的联动执行)
6.2 系统架构
7 综合应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7.1 总体概述
公安行业监控应用平台是专门针对平安城市建设所开发的应用管理平台,以公安实战业务应用为导向,以视频图像应用为手段,能综合城市治安监控、治安卡口监控、闯红灯电子警察监控、人员监控以及社会面资源监控等多种监控前端,构建大安防体系架构,并融合丰富的公安实战应用,为全力构建平安城市应急指挥体系奠定技术基础与应用支撑,是多业务应用的全方位管理平台。
平台在充分吸取全国各省市区平安工程前期建设的经验,面向业务应用进行设计,以“怎么应用,就怎么建设”这一全新的理念进行设计,考虑系统自身的造血功能,考虑系统今后的平滑升级与无缝扩展,实现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平台开发采用目前主流的SOA 软件标准和基于J2EE技术的可视化二次开发平台,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满足不同系统对接整合、兼容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软件各服务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间的数据传输均采用标准的传输协议。平台提供开放的第三方业务系统集成接口,遵循标准统一的平台级联协议(GB/T 28181、DB33等),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视频监控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互控,充分发挥了视频监控在加强城市管理、提高警务效率、组织群防群治、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的作用。
7.2 功能模块组成
中心平台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基础业务类:包括中心管理服务、数据库服务、流媒体转发服务、存储管理服务、存储服务、告警管理服务、设备接入服务、云台代理服务、电视墙代理服务及网管服务;
扩展应用类:包括卡口管理服务、电警管理服务、移动警务服务、案事件管理服务、电子地图管理服务、智能分析服务、人脸分析服务、身份采集服务、系统巡检服务、视频质量诊断服务、手机接入服务及联网网关服务;
人机界面类:包括C/S客户端、B/S客户端、手机客户端;
平台接口类:包括视频业务对接、卡口业务对接、应用对接及协议对接。
平台功能模块构成如下图所示:
7.3 基础应用功能
中心管理服务
基于J2EE体系和Web SERVICE标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组织机构资源,解码资源,编码资源,平台服务器资源等各种资源的管理,配置,认证。对各种资源提供统一的分级配置管理及查询。提供平台用户管理,权限分配,统一鉴权认证,支持公安PKI认证方式,用户权限级别细分。提供完善的操作日志,告警日志,配置日志的记录和查询。提供各种计划任务,实现校时,云台复位,数据库维护,录像备份等自动化管理。提供B/S模式和C/S模式的支持,满足各种用户操作需求。提供平台的对接服务接口,方便第三方平台对视频业务的接入集成。
数据库服务
数据库服务为所有的数据查询提供服务,承担数据库用户的管理,负责系统内所有信息数据的写入与历史数据的存储,提供数据的查询、修改和删除服务,同时负责数据的日常维护,包括数据的定期备份、数据库异常后的恢复、用户访问权限的管理等。
流媒体转发服务
支持实时视频流、录像回放流的分发功能,支持存储数据的回放点播(VOD);对带宽进行合理使用,支持设备的流转发。
支持用户和事件的优先级管理,流媒体服务支持级联和分布式部署,支持负载均衡功能,可将流媒体分发请求动态均衡负载到各个流媒体服务器上。
存储管理服务
管理系统中的全部的存储介质,包括DVR本地硬盘,存储服务器、NAS、SAN等,保护全部的录像索引;管理所有录像的录像计划,包括DVR本地录像计划,平台录像计划。为录像的视频通道分配空间,如:当一台存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把这台存储服务器上的录像任务分配到其它存储服务器上;接受客户的录像检索请求,支持多种录像检索方式。
存储服务
存储服务实现对音频/视频的接收存储、录像回放服务等功能;存储服务接受存储管理服务模块的管理,支持从摄像机或流媒体服务模块中获取媒体流并存储在所连接的存储介质中,并保存所存储资料的索引;支持对存储管理服务模块录像检索指令、回放请求指令、录像下载指令等进行反馈;存储服务器支持N+1备份功能,如:当一台存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把这台存储服务器上的录像任务分配到其它存储服务器上。
告警管理服务
告警管理服务负责管理系统内各种报警事件及其联动处理,并可对报警消息进行分发及上传。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接收通过设备传递上来的各种开关量报警;
接收第三方IP 报警设备报警;
向客户端及其他联动终端转发报警信息;
对设备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根据报警联动策略自动执行部分预案(灯光,警笛,云台预置位,录像,相关视频图像显示等);
自动记录报警日志,供事后查询使用。
电视墙代理服务
主要用于实现控制数字矩阵,控制主机内置解码卡和矩阵卡的任意分组轮循输出、手动切换输出和报警联动输出等功能,支持对其它标准客户端软解码VGA、HDMI、DVI输出的协同控制。
网管服务
网管服务对系统内的视频设备运行状况、服务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和管理。检查视频设备、服务是否在线运行,导出视频设备、服务异常运行信息。
设备接入服务
设备接入服务是平台和前端设备对话的模块,负责前端设备的接入注册,对设备发来的信令,按照告警、心跳、一般信息等分类进行分拣处理。设备代理服务模块主要用途:1)解决设备私网穿透;2)设备统一管理;3)方便扩展接入其他厂家设备接入。
云台代理服务
云台代理服务可以实现不用用户拥有不同的控制级别,按优先级对云台进行控制。
7.4 扩展应用功能
卡口管理服务
平台可集成卡口业务系统,实现统一平台展示,实现卡口业务系统的所有功能,包括管理卡口实时监控信息,统计和管理各种数据查询(包括机动车查询,非机动车查询,违章查询,异常牌照查询等);分析各种统计数据(包括车流统计,套牌分析,行车轨迹,关联性分析等);进行报警设置,对车辆进行布控配置等。
电警管理服务
平台可集成电警业务系统,接入电警管理服务器,可实现闯红灯过车数据监测、报警管理、数据(过车、报警)查询、数据统计、数据导出备份、关键数据校对、设备日常维护、操作日志查询等。
移动警务服务
平台可集成移动单兵、车载系统,车载、单兵设备向平台设备代理服务模块进行注册接入,通过结合GIS系统/GPS系统,可实现移动警务的定位,能够在地图上实时显示移动车载、移动单兵配备人员的运动轨迹及位置分布信息。
案事件管理服务
案事件管理服务主要用于对案事件的信息管理、流程控制及统计分析功能,将案事件信息与视频图像、图片、人员信息、办案笔记等进行关联,提供对案事件的研判依据,方便电子流转,通过对不同辖区、不同案事件的统计研判,作为对警力部署与调度的依据。
身份采集服务
通过身份采集系统提供SDK,平台可接入第三方身份识别系统,进入人员在通过身份证登记时(刷卡机读卡),身份证识别软件获取人员身份信息及照片,并通过协议向我们平台的“抓拍模块”发送二代证信息触发抓拍,“抓拍模块”联动摄像机进行抓拍,并将人员二代证信息及抓拍图片上传平台中心管理服务器中进行保存。
该功能可适用于二代身份证实名认证场所(如:网吧、旅店),用于对人员身份信息与图片信息的收集,可对嫌疑人员、在逃犯进行布控跟踪。
智能分析服务
平台可集成智能行为分析服务功能,通过直接获取前端视频流进行分析,实时分析得到结果,支持入侵检测、周界防护、逗留(滞留)检测、可疑物品遗留检测、人员聚集、非常停车检测、人流量统计等应用,平台接受智能分析所触发的报警,查询到智能分析所触发的报警录像以及触发画面。
智能行为分析可采用在前端部署或中心部署智能分析服务器的方式。
电子地图服务
平台支持静态电子地图添加、google 地图的加载,支持通过Webservice与山海经纬、Arcgis地图引擎的集成,能够配置电子地图点位信息、实时视频浏览、报警信息查看以及地图基本功能,如:测距、测量面积、地图漫游等。此外,基于GIS系统,平台可实现移动设备(车载、单兵)录像回放、GPS轨迹追踪、轨迹回放等功能,实现对设备的地图框选及广播功能等功能。
人脸分析服务
平台可集成人脸分析服务功能,人脸分析比对服务主要用于实现对前端公共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图像中人脸图像的建模、属性特征的提取和事后检索等功能。
该功能能够有效运用于公安追捕逃犯、嫌疑犯,追查可疑人员行动信息等场合,在一些重点单位(银行、大型商场、政府部门等)出入口、机场、火车站、客运车站检票口等进行人脸抓拍摄像机的安装,对人进行设卡,开展对人轨迹的跟踪及布控,能够大大提高公安干警追捕人犯的效率。
手机接入服务
平台支持手机客户端的访问,通过接入手机接入服务器,提供普通视频流向手机视频流的转码服务,适配手机机型也可以登陆平台实现对权限范围内的监控点视频访问及相关的功能操作。
支持手机云台控制命令的转发,通过手机客户端可以实现对前端监控云台的控制。
系统巡检服务
平台通过接入系统巡检服务模块,能够提供系统巡检功能,获取设备具体的状态信息,如:设备连接通道数、硬盘占用情况等,展现异常设备相关信息状况,如:名称、类型、异常原因、发现时间、IP地址、所属区域、所属平台、所属组织等,能够对单个设备、服务器运行状况做统计,包括统计其故障持续的时间、在线时间、日故障时间、周故障时间等信息。
视频质量诊断服务
平台通过接入视频质量诊断服务器,能够集成视频质量诊断功能。视频质量诊断与系统巡检服务集成后可专门组建巡检应用平台,实现对平台所有设备、服务器、视频监控点视频质量信息、异常运行信息、在线运行信息的统计分析功能。
视频图像质量诊断服务用于对前端设备的码流进行解码与图像质量评估,如:清晰度异常(图像模糊),亮度异常(过亮、过暗),偏色,噪声干扰(雪花、条状、滚屏),画面冻结等,视频信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判断和告警,并及时提供报警信息和通知。
联网网关服务
联网网关提供用于平台级联/互联的信令服务与媒体服务(可选配转码模块),可基于GB/T28181、DB33等标准联网协议实现平台间级联或互联。其中信令服务用于提供平台信令路由、信令控制、信令交互等功能,提供路由信息的传递、信令的转发以及安全认证等功能;媒体服务提供媒体码流的标准化转换服务和级联/互连视频流的推送服务。
7.5 人机界面
C/S客户端
C/S客户端主要用于实时视频监控,监控工作站内置C/S客户端程序,主要用于公安前端执勤部门使用。包括实时监控、录像回放、监视屏控制、电子地图浏览、报警显示、日志管理等功能。
B/S客户端
B/S客户端通过Web浏览器对系统进行管理、信息发布、维护统计、实时监控和录像检索回放,采用Web2.0技术,操作更顺畅、画面刷新速度更快,主要作为执法部门领导及管理维护人员的监控管理方式。B/S客户端包括配置控制端、配置客户端。
手机客户端
在适配的3G手机机型上安装手机客户端软件实现对前端监控点的视频浏览、云台控制、视频截图、录像等操作,可作为固定监控的一种补充手段,以方便执法人员及相关领导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够访问前端监控图像。
7.6 可扩展性
监控应用平台采用开放、合作的态度与其它厂家系统、设备进行集成。在视频业务对接方面(其它应用系统需要获取我司平台视频流信息),提供对接开发包(包括SDK、OCX控件、播放库等);在卡口业务对接方面,提供数据库视图;在应用系统集成对接方面(如:GIS系统),提供Webservice接口进行对接;在平台级联对接方面,采用标准联网协议进行级联交互对接。
8 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计通数据三维可视化(3D可视化)平台通过动态仿真和拟实环境的建立使参与者对虚拟进行直感交互、实现优化,可视化管理,这种新颖的管理手段,可以大幅度提升用户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塑造全新监控的形象。
8.1 系统架构
8.2 功能概述
三维仿真
3D可视化实景仿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展现出园区规划、建筑格局、设备分布、墙面材质,地面铺装,天花吊顶。设备外观,可细化到机柜内某一台设备的模型。
统一监控
三维可视化(3D可视化)系统将不同设备各种监控数据集中发布,集海量信息于同一个平台,一改传统的监控系统中运维人员要面对多套系统,每套都要熟悉的头疼局面。
自动/手动巡检
三维可视化(3D可视化)系统可按照规定线路对整个数据中心的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依次巡检,循环执行,也可根据需要切换手动巡检模式。
告警快速定位
当系统检测到有告警发生时,会自动切换到报警设备的最佳查看视角,然后打开告警设备的参数窗口,在最短的时间通知运维人员故障设备、位置以及故障信息。
专业子系统展示
系统可将不同的子系统分别展示,淡化其它建筑及设备,突显该子系统的结构状态等。
实时控制
用户可以操作虚拟人物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